Kobe Bryant終於開始傳球了!湖人在近五場比賽拿下了四勝,Kobe平均一場可以拿下11.2次助攻,甚至有人已經把前輩魔術強森給搬了出來。所以湖人真的找到了勝利方程式了嗎?尤其是擊敗了奧克拉荷馬雷霆隊,湖人的賽季是否會就此一飛衝天呢?
在這裡要撇清的是,Kobe的轉變有多戲劇化呢,現在的他除非是第四節關鍵時刻,否則他在進攻上是把傳球擺在第一順位的,以往儘管不少人會批評他出手選擇相當差,但認為他應該要多傳球的人,多半的意思是他要本身進攻發揮之餘,假如隊友有好的機會他要適時把球交出去。換句話說他的數據應該是二十五分左右,助攻次數維持在七次上下,這可跟這五場16.6分11.2次助攻有蠻大落差.
這個轉變很直接影響到了原本的主力控球Steve Nash,如今的他在定位上轉變成了定點射手,招牌的擋切配合幾乎已經不復見了,這樣的改變真的是好的嗎?目前來說戰績會說話,而我們都知道Steve Nash或許是聯盟歷史上最偉大的射手之一,本季除了Kevin Durant之外,他是唯一一個180俱樂部的會員,所以難道說這樣的安排或許反而會是湖人扭轉這個賽季的關鍵嗎?
猶記當初Steve Nash加盟湖人,不少人都懷疑以往球權一把抓的Kobe Bryant,現在是否能夠調整自身的角色.Kobe自己就曾經表示他以往承擔過多發動進攻的責任,現在有了Nash他終於可以回到以往專注得分的模式。不少專家更是預測Steve Nash的到來,可以讓Kobe在進攻上更有效率,Kobe以往需要自己費盡千辛萬苦突破重圍得分,如今換成Nash來替他創造簡單的進攻機會,不是應該輕鬆寫意取分不費吹灰之力嗎?
“It puts me in my natural position, which is that of a shooting guard and that of a finisher. Michael (Jordan) had Scottie (Pippen), who was a great facilitator for him and enabled Michael to do what he does best,which is score the ball.”
在敗給灰熊之後,湖人據說內部開了團隊會議,會議內容其實外界知道的並不多,不過想必和Kobe Bryant的助攻數字大有關聯。所以Kobe Bryant擔任主力控球角色的決定,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術考量,還是危機下不得已只能如此呢?假如是後者,那麼湖人教練團或者球員對於這套做法的信心會是如何,他們有自信可以憑著這一套撥亂反正,把握Kobe Bryant和Steve Nash職業生涯中最後的奪冠機會,再讓榮耀重回紫金軍團手中嗎?
今天對陣活塞的比賽,湖人又重新回到Nash主控的安排,顯然教練團對此仍然拿不定主意,這假如發生在季初或許問題不大,又或者球隊在沒有戰績壓力下這麼做,只是單純在測試各種可能的打法。但現在可是明星賽將近賽季已經過了一大半了,湖人戰績甚至西區八強都排進不去.以Kobe現在的年紀來說,你還能指望他在前三節肩負組織球隊進攻大任,第四節關鍵時刻再跳出來獨自接管比賽嗎?
這種讓Kobe掌握絕對球權,邊緣化Steve Nash把他當以前的Derek Fisher來用,絕非長久之策.Nash在生涯這個階段上,當然已經不是當年滿場飛奔,球隊每波攻勢都是透過他的擋切來運轉的MVP了,而他的外線穩定度很容易讓人合理化讓他擔任定點射手的安排。不過我想湖人在夏天交易來Nash時,可不是只想找人來當定點射手,或者運球過半場把球交給其他人單打,這些工作我想另外一個Steve就可以勝任了。
有人會說因為Kobe Bryant缺少了無球跑動的技巧,所以都球不在他手上時他就不會打球了,自然無法和同樣需要大量持球時間的Steve Nash搭配.這點我並不是那麼認同,看看雷霆的Kevin Durant和Russell Westbrook,假如他們都可以共存共榮了,Kobe和Nash絕對可以搭配的比現在好很多。不要忘了Kobe Bryant生涯中還從來沒有和偉大的控球後衛合作過,他當然需要時間去調適尋求最佳平衡.湖人要想發揮現有陣容最大潛力,勢必要找到兩個人間該怎麼定位的答案。
當大家看到湖人開始贏球了,似乎都忘記了雙塔的問題還是一直都在.Gasol在Dwight Howard缺陣的這兩場可以說表現可圈可點,不過Howard終究會歸隊,到時候Gasol是又要從板凳出發,還是繼續保持先發呢?
Earl Clark和Antawn Jamison在表面上看來,似乎和Dwight Howard可以搭配的比較好。但Pau Gasol絕大多數時間不可能不和Howard同時待在場上,除非湖人有辦法可以把目前賣像在生涯新低的Gasol交易走.既然要透過交易拆散這個組合機會微乎其微,要錯開上場時間也不切實際,那剩下的選項不就只有讓他們在場上多磨合,看看會不會有新的火花產生,祈禱更多時間的配合,能讓他們在攻守兩端產生共鳴。
湖人隊面臨最核心最基本的問題就是,Kobe和Nash各自的角色定位是什麼?雙塔彼此間究竟又該怎麼配合?
這邊就附上湖人隊目前雙人組合中各自上場時間給大家看看,大家可以自己看看Kobe和Nash以及雙塔各自得到多少機會在場上磨合。
Rk | Lineup | MP |
---|---|---|
1 | M. World Peace | K. Bryant | 1391:07 |
2 | K. Bryant | D. Howard | 1269:57 |
3 | M. World Peace | D. Howard | 1167:33 |
4 | K. Bryant | P. Gasol | 982:35 |
5 | M. World Peace | P. Gasol | 836:46 |
6 | K. Bryant | S. Nash | 738:43 |
7 | P. Gasol | D. Howard | 675:55 |
8 | M. World Peace | S. Nash | 606:28 |
9 | K. Bryant | A. Jamison | 528:60 |
10 | K. Bryant | C. Duhon | 516:52 |
11 | C. Duhon | D. Howard | 494:40 |
12 | M. World Peace | C. Duhon | 487:56 |
13 | D. Howard | S. Nash | 486:52 |
14 | K. Bryant | D. Morris | 427:10 |
15 | D. Howard | D. Morris | 421:57 |
16 | C. Duhon | A. Jamison | 411:11 |
17 | D. Howard | A. Jamison | 410:01 |
18 | P. Gasol | S. Nash | 401:15 |
19 | M. World Peace | A. Jamison | 400:18 |
20 | M. World Peace | D. Morris | 395:25 |
Team Average | 2261:00 |
籃球這項團隊運動最講究的不外乎是明確的角色定位,湖人本季一方面因為更換總教練,一方面傷兵問題滿盈,這點仍然有非常大的調整空間。事實上湖人的最佳五人陣容是什麼呢?假如今天第四節關鍵時刻,Mike D'Antoni有信心擺得出一套陣容,是他最有把握獲勝的嗎?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,理論上湖人的最佳五人陣容應該是Nash-Kobe-World Peace-Gasol-Howard,事實上這個上場組合本季至今上場了173分鐘左右。這五個人總共一起出賽了17場比賽,所以這個理論上的最佳五人陣容的使用比例大概落在兩成左右,你沒看錯這就是這個五人組合在教練的安排下被重用的程度。湖人陣容在夏天幾乎是經過了全面改造,照理來說培養默契是非常重要且急迫的,但假如不同時一起在場又能怎麼培養呢?
相較之下,快艇先發陣容是Paul-Green-Butler-Griffin-Jordan,這個組合共計出賽了34場比賽,總共獲得了519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,使用比例大概是三成上下。而快艇可以說是全聯盟陣容深度最深的球隊,調兵遣將極為靈活,其中Willie Green根本是偽先發,Jamal Crawford上場時間要比他多上不少,怎麼想快艇這組陣容的使用比率都不應該高於湖人的那組。
你可以說現在的湖人戰績慢慢有所提升,但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因為湖人找到了答案?
還是只是因為這隻球隊本來天賦就是高人一等,只是先前打得實在太差了,現在只是慢慢在回復到稍微正常些的水準呢?